多地疾控部门紧急提醒:
警惕百日咳!
↓↓↓
并且久咳不愈!
一地发现46例!
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通报,2024年1月1日-2月29日全国报告百日咳32152例,是2023年同期(1337例)的23倍;报告死亡12人。
其中2024年截至2月29日24时,诸暨市共报告46例百日咳病例,较去年同期出现发病高峰期。若出现咳嗽反反复复总不好,疾控专家提醒大家警惕百日咳!
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
常表现为反复剧烈咳嗽,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咳嗽终末伴有深长的“鸡鸣”样吸气回声为特征,病程常迁延2-3个月,故有百日咳之称。
临床表现
初期表现为流涕、打喷嚏、流泪、咽痛、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。多无发热,或初期一过性发热。该期排菌量达高峰,具有极强传染性。
7-14天后咳嗽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,伴咳嗽末吸气性而发出“鸡鸣样”哮吼声,反复多次。直至咳出黏痰,昼轻夜重,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,影响睡眠。
小孩子需要特别注意!
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咳嗽后常会引起发绀、呼吸暂停、惊厥、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。
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,常无典型痉咳,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。
注意的是百日咳并发症多见于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,以肺炎最常见,亦可并发肺不张、气胸、纵隔气肿、皮下气肿、肺动脉高压、窒息和脑病等。
流行特点
百日咳患者、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。
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,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,人群普遍易感。
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,潜伏期末到病后2--3周内传染性最强。
如何预防百日咳?
01 注意个人卫生
日常生活中,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勤洗手,咳嗽或者打喷嚏时遮掩口鼻,同时注意劳逸结合,合理作息,适当参加体育锻炼,增强自身抵抗力。
02 预防接种
接种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的重要方法之一,我国儿童出生后在3、4、5月龄和18--24月龄间各接种1剂。
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水平逐渐下降,年长儿、成人以及备孕人群可进行加强免疫以提高其抵抗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接种百日咳疫苗或者自然感染后都不能获得持久免疫,可再次感染。
控制传染源,切断传播途径,即发现患者及时治疗和呼吸道隔离,应隔离至有效抗生素治疗后5天或起病后21天。
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,佩戴口罩直至咳嗽消失。患者居室定时开窗通风、湿式扫除,勤晒衣被,无需终末消毒。对病例痰液、呕吐物可用漂白粉等含氯制剂消毒。托幼机构应加强晨午检和因病缺课追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