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节的习俗有很多,比如:
1、祭祀,缅怀祖先。
2、穿新衣,衣饰应景。
3、吃水饺,驱寒。
4、九九消寒,打消冬日冷寂。
5、吃馄饨,源于宋朝典故。
6、吃汤圆,寓意团团圆圆。
7、赠送孩子虎头鞋,寓意保佑孩子健健康康。
8、酿酒,可驱寒。
9、吃赤豆糯米饭,寓意去除妖魔鬼怪。
10、吃羊肉、喝羊汤,强身健体。
01
习俗一:祭祀,缅怀祖先
冬至最为典型的习俗即为:祭祀,缅怀祖先。祭祀能够最大限度表现出后人对祖先的敬重与缅怀。民间在冬至时还有一种不算正规的"迎日"的风俗。除了祭天迎日,冬至节也是先民感怀祖德、祭祀祖先的日子。在时节转换的日子里祭祖,就好像祖先也和我们一起过节。
02
习俗二:穿新衣,衣饰应景
早在先秦时代,穿衣就非常注重五行思想。按一年四季分别穿青、黄、白、黑。冬至这天,自然是黑色的祭服。唐代人文大盛,喜庆欢乐的气氛影响下,激发了大众在生活情趣上的创作潜能。后来,冬至穿新衣的习俗也固定下来了,官家给吏员赐新衣冠,如今天过年时单位给发的年货这类性质。
03
习俗三:冬至吃水饺
老话讲,冬至不吃水饺,会冻掉耳朵。冬季进补很关键,此时营养物质吸收得快,通过调补能使“精气”储存于体内,到了来年春天就不容易得病。冬至寒冷,养生应当遵循闭藏的原则合理调摄起居。
04
习俗四:九九消寒
所谓九九消寒,是说在民间曾有人在冬至绘制《九九消寒图》,每天填上一片花瓣,待到春天来临,即为九九艳阳天。这个习俗是为了通过绘图的方式,以诗意打发掉寒冷的冬日,迎接浪漫的春日。
05
习俗五:吃馄饨
除了吃饺子,还有很多地方流行冬至吃馄饨。和吃饺子不同,吃馄饨的习俗来源于一个典故:相传在宋朝,高宗非常喜欢吃御厨做的馄饨,有人要治罪于御厨,高宗因为想吃他做的馄饨而免于处罚。后来馄饨的制作方法就流传到民间,品种和花样越来越多,每逢冬至节时,家家户户都包馄饨吃,从而有了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的说法。
06
习俗六:吃汤圆
吃汤圆并非端午节专属,冬至节吃汤圆的传统习俗,早在明清时代就已经约定俗成。尤其是在江南一带,汤圆,是冬至必备的食品,意味着“团圆”、“圆满”,冬至吃汤圆,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吉祥。
07
习俗七:赠鞋
在民间有冬至赠送小孩子鞋的习惯。其意义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。
08
习俗八:冬至酿酒
冬至酿酒主要是针对苏州地区,,在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:“冬至如大年”。传统的姑苏人家,都会在冬至这天晚上喝冬酿酒。在寒冷的冬天,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,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托。
09
习俗九:吃赤豆糯米饭
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,源于一个传说:相传,共工氏有个儿子,作恶多端,最后在冬至这一天死去,死后变成疫鬼,继续残害百姓。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,因此后来人们就在冬至吃赤豆糯米饭,用来祛除妖魔鬼怪。
10
习俗十:冬至吃羊肉
羊肉本就是适合冬天吃的营养品,因此冬至吃羊肉也是常见的习俗。冬至当天炖上一锅热腾腾的羊汤,驱寒保健。
以上就是冬至的十个习俗,欢迎补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