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初十一已接近过年的尾声,上班族早已返岗,投入繁忙的工作中,孩子们也陆陆续续上学了,似乎年味渐渐淡淡了。但在传统习俗中,正月十一为“子婿日”,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日子,岳父要宴请女婿,也是对正月初二女儿回娘家,女婿带礼物看望岳父岳母的答谢。
老话说:“一个女婿半个子”,意思是说一个女婿等于半个儿子。其实在现实生活中,有不少的女婿对岳父岳母非常孝顺,在他们心中的分量很重,完全充当了儿子的角色,甚至比亲儿子还要亲。所以对于岳父岳母来说,这一天是岳父岳母进一步亲近女婿的桥梁,同样很重要。正月十一除了宴请女婿,还有吃合子、行彩桥、舞龙、送灯、奉紫姑等一系列民间活动和习俗。正月十一“子婿日”,3要做,2要吃,1不动,祝家人安康,幸福美满。
3要做
1、要做:宴请女婿
“宴请女婿”是正月十一最重要的习俗活动,与正月初二“迎女婿”有所不同,用宴请的方式对初二女儿回门时对女婿赠送礼物的一种回馈。正月十一这天,女儿女婿赶回娘家必须由娘家的哥哥或者弟弟提前出门来迎接,以此表示娘家人对女婿的敬意和重视。过去因为大家日子都过得拮据,往往会用初九庆祝“天公生日”剩下的食物来招待女婿,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,这剩余的食物也叫折箩。
后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正月十一不再用折箩宴请女婿了。旧时女婿叫姑爷子,有谚语:“叫姑爷进门,小鸡断魂”,意思是姑爷子进岳父岳母家,那是一定要杀鸡盛情款待,绝对不会给折箩吃,否则就是看不起女婿,随意打发,如此这样,伤了翁婿之间的和气。
2、要做:行彩桥
所谓彩桥就是被彩灯、彩旗装扮一新的桥梁,行彩桥又叫行头桥,是潮汕人传统的重要民俗事项。正月十一这一天,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候,人们三五成群结伴,扶老携幼,兴致勃勃向彩桥涌去。“行头桥”时,人们都要采下桥头的榕枝竹叶,寓意摘榕叶,日日有钱揸(拿),再带回家里插在门楣上,以祈盼新年带来好运。
在“行头桥”中,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祈祷方式和祷告语,比如未婚的小伙子会轻抚狮子的肚子说:“行桥肚,娶雅嬷”,希望娶一个漂亮的姑娘;而姑娘们会拿石块或竹枝掷入溪水中说:“掷桥中,嫁雅翁”,盼望能找到一个俊俏的如意郎君,而怀孕的妇女则会抚摸狮子的耳朵说:“摸桥耳,生阿弟”,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盼望生男孩等。总之人们用投石摸狮的方式,寄托自己美好的心愿。
3、要做:奉紫姑
正月十一这天祭奉紫姑就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习俗。紫姑是我国民间故事中的司厕之王,又作子姑、厕姑、茅姑、坑姑、坑三姑娘等。南朝宋刘敬叔的《异苑》中最早记载了关于“紫姑”的故事,传说紫姑原本是大户人家的小妾,因遭原配嫉妒,长期受到虐待也不屈服,在正月十一这天被害死在厕所里,天帝怜悯她,封她为厕神。
据说紫姑成了神仙后,人们认为她能够为普先知,所以多迎祀于家,占卦诸事。另外紫姑代表了封建社会中许许多多深受压迫的女性,紫姑至死也不屈服的性格,赢得广大女性的尊敬和崇拜,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来祭祀。
2要吃
1、要吃:粉条炖鸡
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“姑爷进了门,小鸡吓掉魂”,意思是正月十一“子婿日”,要杀鸡用最高礼遇来盛情招待女婿,而小鸡见姑爷来了就知道自己的末日已到,早已吓得魂飞胆战。我们知道,炖鸡的吃法有很多,适合与鸡一起炖的菜肴很多,为什么一定要用粉条作为配料来炖呢?其实粉条有许多美好的寓意。
粉条细长又顺滑,象征着女儿女婿之间没有疙瘩,夫妻和睦恩爱,翁婿之间也没有嫌隙,一家人日子过得顺顺当当,同时粉条还代表长长久久;鸡本身又寓意着大吉大利,所以岳父请女婿一定少不了准备一道粉条炖鸡。
2、要吃:吃烙合子
正月十一,在北方流行吃烙合子,在中国人的心目中“十”代表了“圆满”、“十全十美”,是寓意“齐备完美,周而复始”的美好数字,十之上再加一个“一”,就有了新的开始的意味,所以把元宵节前的4天均视为“拜晚年”的阶段,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向亲朋好友拜年的人,赶紧“拜个晚年”,同样可以传达美好的问候和祝福
合子是中华传统面食中的一种,属于薄皮小馅饼,圆形,由两层薄皮内夹馅料合成,需用饼铛烙制。合与“和”同音,因此有和和美美之意,寓意家和万事兴,家好人好,财运滚滚来。
1不动:不动土搬家
老话说:“正月不能动土,不能大兴土木”,正月里,应当尽量平稳地度过,这样整个一年都是保持这种好的运势,正月不搬家也是为了有个好的开头。尤其是正月十一,应该享受与女儿女婿团圆和开心的日子,所以很忌讳兴房动土,若动土搬家则会使气场的转移,将好的运势也转走了。